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2)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3)t1℃时,将20gA加入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填“不饱和”或者“饱和”)溶液.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降温到t1℃,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40 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 g 饱和 B>A>C
【解析】
(1)由图可知,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2)图中a点是曲线A、C的交点,故表示的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g;
(3)t1℃时,A的溶解度为25g,故将20gA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2.5g,所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4)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即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故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A;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故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故降温到t1℃,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故答案为:(1)40;(2)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 g;(3)饱和;(4)B>A>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试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_____。
(2)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氢氧化钙样品少量,研细后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混合后静置,_____ | _____ | 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 |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 R 表示)的质量分数取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 1 所示。
(3)将稀盐酸滴入样品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一段后, 当观察到_____(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
(4)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
(5)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 2 所示,其读数为_____mL。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 2 g·,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