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有三份均由NaOH和CaCO3组成的样品各50克,欲测定各样品的成分.活动小组同学们讨论得出的以下几种方案,请阅读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1)方案一:将样品1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后,称量固体质量10克.则样品1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在样品2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收集到11克CO2(不考患CO2的损耗).则样品2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3)方案三:将样品3经溶解、过滤、洗涤后,在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加10%的稀盐酸直到溶液刚好褪色,共消耗稀盐酸73克.
请求出样品3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1)方案一:将样品1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后,称量固体质量10克.则样品1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方案二:在样品2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收集到11克CO2(不考患CO2的损耗).则样品2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3)方案三:将样品3经溶解、过滤、洗涤后,在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加10%的稀盐酸直到溶液刚好褪色,共消耗稀盐酸73克.
请求出样品3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方案一:利用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后除去样品中的氢氧化钠;碳酸钙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即为样品
中CaCO3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氢氧化钠、碳酸钙均可与盐酸反应,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碳酸钙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即为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此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因此,不同于制取二氧化碳时的收集,应考虑把所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
方案三:利用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后,所得滤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酚酞变成无色;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盐酸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质量,再利用质量差解得碳酸钙质量,碳酸钙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即为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中CaCO3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氢氧化钠、碳酸钙均可与盐酸反应,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碳酸钙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即为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此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因此,不同于制取二氧化碳时的收集,应考虑把所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
方案三:利用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后,所得滤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酚酞变成无色;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盐酸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质量,再利用质量差解得碳酸钙质量,碳酸钙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即为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方案一,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后,所得固体为碳酸钙,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50g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8%
故答案为:8%;
方案二,(1)设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O2
100 44
x 11g
=
x=25g
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50%
故答案为:50%;
方案三,设50g样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
40 36.5
y 73g×10%
=
y=8g
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84%
故答案为:84%.
50g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0g×
| ||
50g |
故答案为:8%;
方案二,(1)设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O2
100 44
x 11g
100 |
x |
44 |
11g |
x=25g
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5g |
50g |
故答案为:50%;
方案三,设50g样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
40 36.5
y 73g×10%
40 |
y |
36.5 |
73g×10% |
y=8g
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0g-8g |
50g |
故答案为:84%.
点评:本题是对所学计算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全面把握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活动小组取32g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还原,产生的气体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在上述实验中,经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增重8.8g,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计算其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
B、铁粉和石墨粉--磁铁吸引 |
C、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二氧化锰粉末 |
D、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