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N2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气体X、Y为CO2和N2中的一种。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根导管通入气体时另一根导管为出气状态。具体操作有:a.通入气体X;b.通入气体Y;c.滴加适量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X为N2,Y为CO2
②操作步骤为bacb
③操作c中只需打开分液端斗活塞即可
④纸花应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染后再干燥
A.1个B.2个C.3D.4个
【答案】A
【解析】
操作顺序为a:通入X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b:通入Y气体为氮气(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c滴加适量水,(纸花不变色)a通入X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纸花变为红色。
①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X为CO2,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Y为N2;故说法错误;
②操作顺序为a:通入X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b:通入Y气体为氮气(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c滴加适量水,(纸花不变色)a通入X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纸花变为红色;正确的顺序为abca;故说法错误;
③操作c中打开活塞开关,滴入少量水,即可关闭;故说法错误;
④纸花应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染后再干燥;说法正确;
所以①②③说法错误,只有④说法正确;
故选:A。
【题目】蜡烛燃烧实验细探究。I.蜡烛燃烧过程探究。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不段融化但液态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
(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炭化形成黑圈(如图),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
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
猜想①②的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气化。
(实验探究)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1)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内壁涂有澄满石灰水的烧杯。 |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①成立 |
(2)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 | 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 猜想②不成立 |
(3)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 | 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 | 猜想③_______ |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成立,实验中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先受热液化,然后在烛芯气化形成气态石蜡后才能燃烧。
II.蜡烛熄灭原因探究。下如图和2实验中的蜡烛均会逐渐熄灭。
(1)如图实验中,烧杯底部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蜡烛(足量)逐渐想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如图实验中蜡烛(足量)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过大;②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
(探究与结论)
(1)甲同学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①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 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
c.蜡烛想灭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