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如下:
(1)步骤③现象是试管内有___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步骤⑥的结果是_________
(2)步骤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
(4)步骤④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步骤④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铜,说明氧化铜___________ (“难、易”)溶于水。
【答案】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大量气泡 0.2g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与步骤③作对比,比较加入氧化铜前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化情况 玻璃棒 难
【解析】
猜想: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1)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步骤③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步骤⑥中称量的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
(2)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步骤①的目的是:与步骤③作对比,比较加入氧化铜前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化情况。
(4)步骤④过滤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步骤④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铜,说明氧化铜难溶于水。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____(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___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④________。 |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___ 操作④的现象:____ |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
实验二 |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 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填化学式) |
[探究结论] 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