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将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发现问题】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30%。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应不超过其容积的 %。可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3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有氮气,这种推测的理由是
。剩余约70%的气体主要成份是 。
【提出假设】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
接着上述实验,先拿开装置中集气瓶的胶塞,然后迅速把点燃的镁条伸进含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能在余下的气体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实验,你得的结论是 。
【查阅资料】
①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并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根据资料,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
②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21 假设氧气全部反应,除氧气外,被消耗的气体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9%,所以被消耗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一定超过9%,只有氮气符合要求
氮气 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
①-3 3Mg+N2 点燃 Mg3N2 ②2Mg+CO2 点燃 C+2MgO
燃烧不一定非要有氧气参加;或二氧化碳在特定条件下不一定能灭火,甚至还能支持燃烧等。
【解析】
试题分析:【发现问题】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可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占21%,氮气占78%),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因为假设氧气全部反应完,除氧气外,被消耗的气体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9%,而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外,所有气体仅占总体积的1%,只能是氮气参加了反应。当然剩余约70%的气体中主要成份仍是氮气。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实验,“发现镁条能在余下的气体中剧烈燃烧”,说明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镁的化合价为+2,所以氮化镁(Mg3N2)固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已知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并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Mg+N2 点燃 Mg3N2。
②根据题意,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点燃 C+2MgO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发现:镁与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发生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是根据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认识,利用镁的性质及题中资料信息,完成“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通过分析导致实验中所出现现象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转换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分)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实验步骤 | 验证依据 |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 |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 根据 ,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
3、 。 |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
4、 。 |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
反应时间/分 | 2 | 4 | 6 | 8 | 10 | |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 | 80.0 | 79.0 | 78.3 | 77.9 | 77.8 | 77.8 |
(2)某化工厂的污水中含有较多量的硝酸锌、硝酸银和泥沙,如果直接排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取回该厂的污水样品,在实验室对样品中的硝酸银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提取了金属银和硝酸锌固体,为治理该厂的污染探索了一种方案.请回答(忽略其他杂质的影响):
①取一定质量的污水样品,过滤,用所得的滤液进行硝酸银含量测定.请你从下表中选择一种测定所需的药品______及应测量的数据______.(填编号)
提供的药品 | 测量的数据 |
a.铁粉 b.稀盐酸 | ①反应前铁粉的质量 ②反应后铁粉和银的质量 ③AgCl的质量 |
在该方案中,金属粉末X是______.
(3)学校实验室要排放各种污染物,“实验室也是污染源”,创建“绿色家园”,必须人人参与.请提出你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减少实验对环境污染的一种做法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