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玻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金属燃烧是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来金属的质量增加了。(答案合理皆可)(2)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

【解析】

试题分析:(1)金属燃烧是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来金属的质量增加了。(2)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要在密闭的装置体系中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6分)实验小组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一: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2)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Ⅰ

3)加入5%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4)加入稀盐酸

现象Ⅱ

有气泡产生

5)加热溶液,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表中的现象Ⅰ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Ⅱ的原因

2)若要鉴别实验中用到的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实验一中提供了 种方法。

实验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各自实验一中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不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产生白色沉淀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塞紧胶塞,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加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同学进一步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其实验方案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