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30 | 20 | 15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y | 10 |
下列叙述错误的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x+y=75
C.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
【答案】D
【解析】
A、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丁的质量为5g,因此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4:1;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的物质的质量应该相等,因此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时,既丙没有参加反应;反应中甲减少了20g,丁减少了5g,二者都是反应物;而只有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乙是反应物则x的取值范围:;如果乙是生成物则x的取值范围:
;错误,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
(2)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猜想3正确 |
(3)欲从猜想3的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_____。
【题目】金属用途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 | 铜 | 铝 | 锌 | 铁 | 铅 |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 99 | 61 | 27 | 17 | 7.9 |
密度/(g﹒cm3) | 8.92 | 2.70 | 7.14 | 7.86 | 11.3 |
熔点/°C | 1083 | 660 | 419 | 1535 | 328 |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 2.5~3 | 2~2.9 | 2.5 | 4~5 | 1.5 |
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_____。
(2)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其成分可表示为Cu2(OH)2CO3],从其组成分析,预测铜绿能与_____,(任举一例)反应。
(3)铁生锈若不及时除去会加快生锈速度,写出实验室用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如图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填序号“a”“b”或“c”)。
(5)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它通常在真空中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原因是____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6)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该客机使用的多种新材料中有锂铝合金,锂铝合能用于制造飞机,说明它具有_____(填序号)的特点。
a、硬度大
b、密度小
c、易导电
d、耐腐蚀
【题目】小明想测定部分变质的熟石灰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他称取0.5g该样品,加足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10%盐酸溶液,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pH见表。
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g | 0 | 2.5 | 3.65 | 6 |
溶液的pH | 12 | 11 | 7 | 2 |
(1)当pH=2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2)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