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通过实验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两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B.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①②③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答案】A
【解析】
A、①中甲、乙、两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因为乙处同时跟水和氧气接触,甲处只跟氧气接触,丙处只跟水接触,A不正确;
B、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使铁钉只跟水接触,没有与氧气接触,B正确;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保证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与水中的铁钉接触,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铁钉只跟氧气接触,没有与氧气接触,C正确;
D、对比①②实验,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对比①③,可知铁生锈需要水,所以通过对比①②③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D正确。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关闭K1、K2,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装置A中的锥形瓶内;
Ⅱ.打开K1,观察到装置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装置A中,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打开K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倒吸入装置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装置A中溶液仍为红色,装置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 | 甲组的探究 | 乙组的探究 |
[提出问题] | 装置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 装置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
[作出猜想] | 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2CO3和NaOH |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
[实验验证] | ①小鹏取少量装置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则证明猜想二成立; ②小丽认为用 | ①取少量装置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pH试纸测定装置C 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____, 则证明猜想二成立。 |
[反思交流]
(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装置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
(2)[实验步骤] II 中的现象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
综上所述,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要证明反应确实发生,可通过检验_____的方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