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2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a点,a点的意义是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6)甲中含少量乙,要提纯甲,应该用_____方法。

【答案】10g 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 >> 降温结晶

【解析】

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3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2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a点,a点的意义是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3)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增加溶质。

4)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

5)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较多,乙有少量的晶体析出,丙没有晶体析出,故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5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丙,1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关系为乙>=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乙的基本不变,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6)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甲中含少量乙,要提纯甲,应该用降温结晶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保存不当会变质而发白色。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过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甲: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乙: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为探究过氧化钠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保存不当而变质发白色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

[实验 2]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 1 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 中盛有浓硫酸。

3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C 中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

4)在 D 中观察到_____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 3]兴趣小组按图 2 所示装置探究水和过氧化钠反应。

5)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_____

6)根据酚酞溶液变红色,可以检验有_____生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后红色褪去。(老师提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H2O2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

[实验4]水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再探究

7)另取水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二氧化锰,目的是_____,充分搅拌后,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且放置一段时间都不褪色。由此得出反应乙也是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反思提高)

8)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最终都生成碳酸钠,因此过氧化钠必须_____保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