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t3℃时,将7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___℃,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30g 丙 乙 甲 160 t1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3)t3℃时,甲物质溶解度是60g,将7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g+60g=160g。(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甲t1℃时溶解度与丙t3℃时溶解度相等。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利用下表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对该实验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
①将a试管充满二氧化碳,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K处于关闭状态) ②密闭下,用针筒将a试管中部分二氧化碳抽出 |
A. 用针筒将部分二氧化碳抽出,a试管中气体分子间间隙变大
B. 打开K,b试管中液体颜色变红
C. 打开K,导管E液面上升
D. 打开K,发生反应:H2O+CO2=H2CO3
【题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制备纯碱的过程中涉及Na2CO3、NaCl、NH4Cl、NaHCO3等物质。请结合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2CO3 | 7 | 12.2 | 21.8 | 39.7 | 48.8 | 47.3 | 46.4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
NaHCO3 | 6.9 | 8.2 | 9.6 | 11.1 | 12.7 | 14.5 | 16.4 |
(1)表中三种物质中,溶解性属于可溶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在50℃时,向100g水中加入48gNa2C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 ;保持烧杯中各物质质量不变,降温至40℃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制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__________
(4)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60℃时,向等质量的上述四种固体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侯氏制碱法的关键步骤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H2O+CO2=NH4Cl+NaHCO3。请问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析出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2会放出有毒气体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2S制取Na2S进行处理。下表为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表 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 | 单价(元/吨) |
NaOH | 2500 |
Na2S | 5000 |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2S计) | 1114 |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______(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2S,需消耗NaOH多少吨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