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
B.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 |
D.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
B
解析试题分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一交叉点上,所以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t2℃时甲物质溶解度是60g,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60g溶液,故C错误;
D、温度低于t1℃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作用;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操作1、操作2均为过滤 |
B.整个流程的总反应的方程式为:CaSO4 +2NH3 +CO2 +H2O=(NH4)2SO4 +CaCO3↓ |
C.该流程中CO2可被循环使用 |
D.此过程中若先通CO2后通NH3能提高生产效率 |
某固体混合物M可能含有Na2CO3、NaOH、NaCl、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学生为探究M的组成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补充其中部分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1)取少量M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说明M的溶液显 性. |
(2)在上面所得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 | 溶液变为无色,无气体放出. | 原M中肯定含有 . 肯定不含 . |
(3)另取少量M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滴入适量的 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过滤. | 有白色沉淀产生;得无色滤液. | 原M中肯定含有Na2SO4. |
(4)在上面(3)所得无色滤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 | | 原M中肯定不含NaCl.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
(2) t3℃时,甲、乙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 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
B.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
D.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
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B.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 |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