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部分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回收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棉花 B 羊毛 C 蚕丝 D 尼龙
(2)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可以用石灰乳吸收,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____(已知:二氧化硫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SO3和水).
(3)沼气化得到的甲烷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点燃甲烷气体,把用澄清石灰水 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烧杯内壁有白色物质出现 | 甲烷中含有_____ |
(4)回收到的非铁金属可用于实验室中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康康选取一定量的含有铜、铝和锌的非铁金属,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则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②若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_____(写化学式)?
(5)金属铁的回收利用,一定程度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工业炼铁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炼出56t铁,则理论上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吨?_____(以赤铁矿为例,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①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A,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 (填“b”或“c”)端导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2)实验室有一瓶溶液的标签被污损(如图2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溶液的溶质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同学们认为可能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中一种。
(查阅资料)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
实验数据或现象 | pH>7 | _____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溶质不是_____ | 溶质为碳酸钠 |
(反思评价)(1)上述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
(2)细心的小婧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样品中,并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图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写一个即可)。她分析后认为原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图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启示)从实验中可得到的启示是_____。
A 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应朝向手心以免污损标签
B 药品用完后要及时盖上瓶盖,以免药品变质
C 实验后的废液不能乱倒,可能污染环境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钾。化学小组的同学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检验其部分成分。请根据部分盐溶解性表和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阳离子 | NO3﹣ | Cl﹣ | SO42﹣ | CO32﹣ |
K+ | 溶 | 溶 | 不 | 溶 |
Ba2+ | 溶 | 溶 | 不 | 不 |
Ca2+ | 溶 | 溶 | 微 | 不 |
Ag+ | 溶 | 不 | 微 | 不 |
实验一:分离提纯
①取适量草木灰样品,研碎。
②将研碎的草木灰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③过滤
④蒸发结晶。将滤液加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步骤③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
步骤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
实验二:验证成分
(1)验证碳酸钾存在:取少量实验一所得的晶体置于烧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则试管中装的药品是_____,证明晶体中含有碳酸钾的实验现象是_____。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验证硫酸钾存在:
甲同学取少量实验一所得的晶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他得出晶体中含有硫酸钾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乙同学继续向甲同学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_____,观察到_____,证明了晶体中硫酸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