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表示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反应前后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变化
B.图②表示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质量变化
C.图③表示KMnO4加热过程中锰元素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变化
D.图④表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在烧杯内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答案】C
【解析】
木炭和氧化铜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A、木炭和氧化铜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固体的质量减小,反应完全,固体的质量不变,固体不可能为零,图①不能表示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反应前后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变化,故A错误;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的氧气质量,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图②不能表示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质量变化,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开始温度没有达到高锰酸钾分解的温度,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不断放出来,锰元素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先变大,反应完全,不再变化,图③能表示KMnO4加热过程中锰元素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变化,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不断减小,反应完全,质量不变,图④不能表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在烧杯内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C。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 C.电解水 | D. 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A.AB.BC.CD.D
【题目】学校化学探究小组为研究影响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胡设计的实验方案:取颗粒大小不同的等质量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班级同学通过讨论对小胡设计的实验方案提出质疑,请你指出小胡设计方案的不科学之处是_____。
(提出猜想)猜想1:可能温度有关;猜想2:可能与石灰石颗粒大小有关。
(设计并实验)
小明按照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比较收集50mL二氧化碳的时间:
实验编号 | 温度(℃) | 石灰石颗粒大小 | 稀盐酸浓度(%) | 收集50mL二氧化碳的时间(S) |
① | 20 | 块状 | 10% | 85 |
② | 20 | 粉状 | 10% | 42 |
③ | 30 | 块状 | 10% | 67 |
④ | 30 | 粉状 | 10% | 31 |
(2)实验装置还要增加一个量筒,其作用是_____;
(3)实验中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导致误差较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得出结论)
(4)通过实验中①③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若比较石灰石颗粒大小对该反应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验_____(写实验编号)对比。
(交流与反思)
(5)除了上述比较反应快慢的方法外,还有比较反应快慢的方法是_____。
(6)影响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
【题目】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O;猜想二: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认为此方案不能说明问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他们在互联网上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边的表格。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 有金属铜生成 |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 没有______生成 |
C中_________ | 有CO2生成 |
(反思与评价)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2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_____(填序号)的比例。
A 38:3 B 40:3 C 42:3
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