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是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 试管内物质 | 胶头滴管内物质 |
A | 氢氧化钠固体 | 水 |
B | 氧化铁 | 稀盐酸 |
C | 氯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D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D
解析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 加足量稀盐酸 |
B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足量NaOH溶液 |
C |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 加适量CaCl2溶液 |
D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水 |
小李设计的以下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B.用稀盐酸检验某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
D.用适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 |
善于探究问题的小华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组实验,观察到试管②中先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试管①中加入的a、b物质不可能为:
A.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
B.稀硫酸和镁条 |
C.水和硝酸铵 |
D.稀盐酸和生石灰 |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维C泡腾片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而CO有剧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 ,针对②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A: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B: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 .
(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③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加入 ( ) |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 证明反应的发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
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