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t1℃时,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
(3)t3℃时将9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g。
(4)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 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C 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答案】t1℃时,乙和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溶剂) 25 AC
【解析】
(1)P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乙和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温度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3)t3℃时甲的溶解度为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9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g甲和50g水,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物质,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0g﹣15g=25g;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
A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
B 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水少,故溶剂质量关系甲<乙<丙,故B错误;
C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到t2℃,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乙次之,丙没有晶体析出,故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故C正确。所以填A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