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保山)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分析: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B、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考虑;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答:解: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故A错;
B、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二者是交叉关系,故B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所以不一定是溶液,故C错;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再分,知道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保山)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
NaCl
NaCl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
不合理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
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Cl2=2NaCl+B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
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