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在做一道单项选择题:“某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可直到看完题目也没有看见结构示意图.但他还是做对了这个题目,该同学选择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
A、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D、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根据题意,没有看见结构示意图,但他还是做对了这个题目.
A、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完全可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核内质子数应小于2+8=10,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填写相关的空格:
①碳酸氢铵受热易“失踪”:
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水+二氧化碳
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水+二氧化碳
,所以碳酸氢铵应该
阴凉处
阴凉处
保存.
②久置空气中镁带表面呈
色,用砂纸打磨后呈
银白
银白
色,镁带在空气中在燃烧发出
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用于制造
照明弹
照明弹

③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会产生白色不溶物: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该白色不溶物可用
稀盐酸
稀盐酸
(填一种物质的名称)轻松洗去.
④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集气瓶底要放
少量的水
少量的水
,目的是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
铁丝表面有铁锈
铁丝表面有铁锈
氧气不纯
氧气不纯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
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⑤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镁+二氧化碳
点燃
氧化镁+碳
镁+二氧化碳
点燃
氧化镁+碳

⑥运动会的发令枪中使用红磷产生大量白烟: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此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2012?德化县模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1
5
.请写出其中两点关于剩余气体的有关性质:①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②
不支持燃烧等
不支持燃烧等

(2)而某同学在做该实验中,A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试问导致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答一种就可).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如图乙(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改进实验(铁架台略去)中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③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④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④①③②
④①③②
(填序号).
(4)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1
1
mL刻度处才停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