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

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_____,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如图5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①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

②图5中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有关。(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酚酞溶液变红色 ;没有设计对比实验 。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 ;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 。石蕊溶液 ,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 。NH3+HCl=NH4Cl 。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实验方案一】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比实验,不能排除空气中的物质使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方案二】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②4个被控制的量是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

①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②图5中生成白烟,是因为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的速率越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______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

写出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x(SO4)y(OH)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下: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酸溶”时H2SO4与Fe、FeCO3反应,还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和Fe+Fe2(SO4)3=3FeSO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①NaFex(SO4)y(OH)z在T1℃分解会生成H2O(气态),提高温度至T2℃继续分解产生SO3气体,并得到Fe203和Na2SO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2)分别控制温度在T1℃、T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1℃、T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

(3)完全反应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x(SO4)y(OH)z中,x:y:z=_______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