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答案】B
【解析】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说明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H>丙.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弱,即乙>甲.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选:B.
【题目】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推断结果及结论 |
(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 | 无气味 |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深入瓶中。 | 瓶口处未见火焰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 |
木条的火焰熄灭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 | |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石灰水变浑浊 | 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 |
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来确定该气体。
【题目】同学们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白色沉淀产生 | 结论①:猜想3不正确 |
实验②:取实验①反应后的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结论②:猜想2正确 |
(3)你认为[实验探究]中实验②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反思拓展](4)在设计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时,除了考虑滴加的试剂对物质的检验外,还需考虑_______。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与反应初始温度有关;猜想二: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
用砂纸打磨镁条,进行下列实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质量和长度的镁条与相同体积的稀硫酸进行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反应初温/℃ | 镁的形状 | 稀硫酸的浓度/% | 气体的体积/ml(收集0.5分钟) | |
① | 20 | 镁条 | 5 | 40 |
② | 20 | 镁条 | 10 | 55 |
③ | 30 | 镁条 | 10 | 62 |
(2)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3)实验②和③比较,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4)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最好选用收集方法_____,除了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与评价)
(6)实验①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该反应属于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