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向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有关数据下列图象正确的是(横坐标为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则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比值:36.5:40,故可知: A、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到大于7,观察选项,故A图错误; B、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可知,50克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50,故HCl的质量分数一定不为1.83%,故B图错误; C、向100克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混合溶液的质量为200克,故质量分数为5.85%错误,故C错误; D、向100克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93%,而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其质量分数变小,故D正确.故选D.
【题目】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是:Na2CO3 溶液、NaCl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
(1)甲同学用 A、B、C、D、E 给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做两两混合实验,E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A | B | C | D | |
E | 无现象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泡 | 无现象 |
由此实验确定 E 是_____(写化学式),还能确定_____,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_____试剂鉴别。
(2)乙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①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判断反应有没有发生,乙同学是如何改进该实验的?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根据②③实验,结合①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_____生成。
(3)实验后,丙同学将①②③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是_____。
【题目】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 样品 | 量筒起始 读数/mL | 量筒最终 读数/mL | 所需时间 /min |
1 |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 100 | 70 | 约120 |
2 |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 100 | 70 | 约70 |
3 | …… | 100 | 70 | 约480 |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