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C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乙
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C时分别将甲、乙的溶液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D.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C降温到10°C其质量分数仍为10%
【答案】D
【解析】
A、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甲,故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升温不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C、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固体的质量相等,故错误;
D、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10℃,乙的溶解度为2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故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仍为10%,故正确;
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醋酸晶体试管内___,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_______(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两试管中均产生_____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填元素符号)。 | |
E试管中产生_____,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 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