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某化学兴 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这瓶烧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5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
(1)碳酸钠的质量.
(2)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根据“
样品质量-碳酸钠质量
样品质量
×100%”,就可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x           1.97g
106
197
=
x
1.97g

解之得:x=1.06g;
(2)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5g-1.06g
5g
×100%=78.8%.
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随州)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 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⑧⑨
⑧⑨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满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满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过滤
过滤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实 验 方 法现 象 和 结 论
1
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2
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今天是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小明和小亮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实验室,他们要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作叶脉书签,却发现盛有装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的瓶盖松动了.
【提出质疑】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回忆与实践】
(1)氢氧化钠固体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要检验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择的试剂 是
稀盐酸
稀盐酸

(3)经过检验,发现该氢氧化钠固体只是部分变质,同学们共设计出以下3种方案来除去其中杂质.
方案①: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没有气泡产生时,蒸发结晶.
方案②:溶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过滤,蒸发结晶.
方案③:溶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过滤,蒸发结晶.
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方案②可行.请你说明③不可行的主要原因.
引进新杂质
引进新杂质

【配制溶液】利用方案②得到的固体氢氧化钠配制溶液:
a 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5g,水45g.
b 调节天平平衡后,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纸上,砝码放在右盘纸上,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倒入烧杯中.
c 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温度计搅拌,使氢氧化钠溶解,温度计温度升高.
d 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好橡皮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以备下次使用.
上述的叙述中,有两处错误请将它们改正过来:
称量物放在玻璃器皿中(如烧杯表面皿)
称量物放在玻璃器皿中(如烧杯表面皿)
用玻璃棒搅拌
用玻璃棒搅拌
;请将标签填好.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10%
10%
【反思与拓展】做好叶脉书签后,少明反思到:氢氧化钠中混有碳酸钠我已经会除去了;那么如果是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氢氧化钠可以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除去氢氧化钠;如果氯化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钾可以加入
氯化钡(BaC12
氯化钡(BaC12
除去硫酸钾.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某研究小组同学欲从化学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鸡蛋”:
【实验探究一】同学们发现鸡蛋放置时间太久会变质并会产生一股臭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资料:
①鸡蛋久置后会变质产生硫化氢(H2S)气体;硫化氢气体有剧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溶于水后呈酸性.
②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化学式为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
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了一瓶硫化氢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H2S气体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写出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FeS+H2SO4=FeSO4+H2S↑
FeS+H2SO4=FeSO4+H2S↑
,该反应属于
复分解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制取该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
B
(填字母),收集硫化氢气体最好选用的装置为
F
F
(填字母),多余的气体可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溶液来吸收.
【实验探究二】鸡蛋壳的成分
(注意:以下实验均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以外的其他成分不能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3)小李同学查知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他用镊子取少许鸡蛋壳样品在酒精灯上灼烧,一开始闻到一股烧焦羽毛气味,说明内膜有
蛋白质
蛋白质
,继续灼烧后,看到蛋壳边变白,产生该白色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将充分灼烧后的蛋壳投入蒸馏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为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4)为了进一步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量G装置质量为50.00g,按下图组装后,将10.00g蛋壳样品(已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弹簧夹C,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G质量为52.64g(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样品前还应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
,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E的作用是
吸收氯化氢气体
吸收氯化氢气体
,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C,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生成二氧化碳全部进入到G装置中
生成二氧化碳全部进入到G装置中
,装置B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若缺少H装置,则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偏
.小刚的实验测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60%
60%

(5)小勇同学重新设计了一种方案,将10.00g蛋壳样品(已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蛋壳部分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小勇的实验测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57%
57%
,小刚认为小勇的实验过程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的含量偏低,这个缺陷是
未洗涤直接烘干就称量造成结果偏大,从而使得碳酸钙的含量偏低
未洗涤直接烘干就称量造成结果偏大,从而使得碳酸钙的含量偏低
(2012?怀柔区二模)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⑧⑨
⑧⑨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满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满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过滤
过滤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 验 方 法 现 象 和 结 论
1
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2
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3
可不填
可不填
可不填
可不填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