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B.t2℃时,A,C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A的质量更大
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A>B>C
【答案】A
【解析】A、t3℃时N点表示A的不饱和溶液,M点表示A的变化溶液,所以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A正确;A符合题意;
B、t2℃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所以B错误;B不符合题意;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就不确定,所以C错误;C不符合题意;
D、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A>B>C,D错误.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A.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饱和和不饱和的转变方法: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题目】以下是厨房中的几种物品,根据实物图示及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 | ||||
名称 | 铁锅 | 瓷器 | 塑料杯 | 筷子 |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写符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写出一种铁锅防锈的合理方法 , 在生产中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一次性筷子和盒饭取代了瓷器和竹筷,有些人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理由是 .
【题目】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这种粉末是一种除氧剂。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
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该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该粉末是铁粉 猜想3: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试验操作 | 试验现象 | 猜想是否成立 | |
实验1 |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1:不成立 |
实验2 |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成立 |
实验3 | 用磁铁吸引 | 粉末被全部吸引 | 猜想3:__________ |
【交流与反思】
(1)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质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2)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的粉末“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