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龙岩)如图为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意义,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溶解度甲>乙,故A错误;
B、由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B正确;
C、由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甲、乙溶解度不同,甲、乙饱和溶液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8g.由溶解度的意义可知,在10g的水中能溶解8.08g甲物质达到饱和.所以,20℃时,将5.0g 甲溶于1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固体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龙岩)如图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将图甲所示滴管中的盐酸滴入盛有大理石的小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过程中,该体系(如图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多个
多个
(填“一个”或“多个”).
(3)待完全反应,天平保持平衡(如图乙).从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反应物的
原子
原子
(填“分子”或“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4)该装置中的锥形瓶为何要塞上橡胶塞?
答:
防止产生的气体逸散影响实验结果
防止产生的气体逸散影响实验结果

(5)小明认为:实验时,即使锥形瓶中未盛装石灰水,实验前后天平也将会保持平衡.老师在赞许小明观点的同时,指明了如果不使用石灰水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该问题是
可能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橡皮塞弹出,影响实验测定
可能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橡皮塞弹出,影响实验测定

(6)你也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证明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必须有明显现象)且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现只有铁、稀硫酸、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四种试剂及相关仪器.请根据提供的试剂,按要求填空:
①若选择铁,还需要选择的另一种试剂是
稀硫酸
稀硫酸

②若选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为试剂,是否还需选择其它试剂?若需要,指出所需的试剂.若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答:
需要,酚酞试液
需要,酚酞试液
(2012?龙岩)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物(能与盐酸反应).如图为铝碳酸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兴趣小组对该药物开展如下探究.
I.该药物抗酸作用的探究
资料表明,铝碳酸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Mg(OH)3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1)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2)该物质中含有Al3+、Mg2+、OH-和CO32-.结合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降低胃液酸性)的微粒是
OH-
OH-
CO32-
CO32-
(填微粒符号).

II.服用方法的探究
该抗酸药为什么要求“嚼碎后服用”?小红猜想可能是“对于相同质量的药片,嚼碎后服用,将消耗更多的胃酸”,小明则认为“嚼碎后药物将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快”.
(3)显然,小红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嚼碎后药片质量没有增加
嚼碎后药片质量没有增加

(4)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1】将一片完整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 5%的稀盐酸;
【实验2】将一片完整的药片研碎后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 5%的稀盐酸.
对比实验1和实验2,小明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2比实验1反应更快
实验2比实验1反应更快
,证明了他的猜想正确.

III.主要成分含量的探究
(5)兴趣小组取6片药片粉碎后放入试管中,向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0.88g.试通过计算,每片药物中含有AlMg(OH)3CO3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已知:药物所含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