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CuSO4+H2↑ 置换反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P+O2P2O5 化合反应
C.湿法冶铜: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之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用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湿法冶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A | B | C | D | E | |
NaCl晶体质量/g | 5 | 15 | 20 | 30 | 40 |
所得溶液质量/g | 105 | 115 | X | 130 | 136 |
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___________。
(4)将B组的溶液从20℃降到10℃时,你认为_________ (填“有”或“无”)晶体析出,理由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