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对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分析:A、根据碳酸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混合物高温后碳酸钙会发生分解,最后就只剩氧化钙了,故A正确;
B、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B正确;
C、混合物中加入铁后,会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最后就只剩硫酸亚铁了,故C正确;
D、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只要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就证明存在一氧化碳,不用通过石灰水,故D错误;
故选D.
B、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B正确;
C、混合物中加入铁后,会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最后就只剩硫酸亚铁了,故C正确;
D、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只要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就证明存在一氧化碳,不用通过石灰水,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08/5283ac5ed54f1.png)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应时间 | t0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 166.5 | 166.3 | 166.1 | 166.1 |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925734192503/SYS201310301609257341925029_ST/images0.png)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925734192503/SYS201310301609257341925029_ST/images0.png)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应时间 | t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 166.5 | 166.3 | 166.1 | 166.1 |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340338084589/SYS201310301603403380845029_ST/images0.png)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340338084589/SYS201310301603403380845029_ST/images0.png)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应时间 | t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 166.5 | 166.3 | 166.1 | 166.1 |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