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D. 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答案】B
【解析】
A、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如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B、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说法错误;
C、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2N=P+2Q,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故说法正确;
D、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2N=P+2Q可得:=,解得x:y=1:2,故说法正确。
故选B。
【题目】FeCl3溶液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某小组拟用下面所示装置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倒扣的量筒内装满水,分别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H2O2的溶液的浓度 | H2O2溶液的体积 | 2%FeCl3溶液的体积(mL) | 反应的时间(min) | 生成O2的体的体积(mL) |
1 | 5% | 20 | 3 | 1 | 待测V1 |
2 | 10% | 20 | 3 | X | 待测V2 |
有关该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表中x未待测的物理量
B. 如果俯视读数,会导致的测量值偏大
C. 该实验方案通过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D. 通过观察锥形瓶中冒气泡的速率和量筒内水下降速率,可以粗略判断反应速率
【题目】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支持装置已略去).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 | 操 作 | 现 象 |
Ⅰ | 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 | 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 |
Ⅱ | 打开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 | C中溶液仍呈红色 |
Ⅲ | 打开止水夹c | 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①步骤Ⅰ、Ⅱ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Ⅲ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②步骤Ⅲ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1个或2个
③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④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
【题目】元素X和Y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D分别是X、Y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D都为单质;B和C都为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元素 | X | Y |
糖类信息 | 该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 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该元素形成的一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Y元素的该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是_____。
(2)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可以通过A→B的转化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②D→B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③区分A与D可用燃着的木条
④C比B多一个Y元素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