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以下是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因素的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相同条件下,温度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温度为_________℃,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_% ,二氧化锰_________(填“有”或“无”)。
(4)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
(5)为完成本实验,收集装置可以选下图中的 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③ ④ 越高 20 5 有 秒表 ③④
【解析】
(1)由表可知,实验①和②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温度、二氧化锰用量、氧气体积都相等,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导致反应所需时间不同,符合控制变量法要求,故填写: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2)由表可知,实验③和④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质量、二氧化锰用量、氧气体积都相等,而温度不同,导致反应所需时间不同,故填写:③、④;
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填写:越高;
(3)由表中数据和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资源的节约可知,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20℃,故填写:20;
最适宜的过氧化氢的浓度为5%,故填写:5%;
由表可知,有二氧化锰比没有二氧化锰时间上大大缩减,故填写:有;
(4)由表可知,反应需要测定时间,需要秒表,故填写:秒表;
(5)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随着气体的进入,压强增大,水被排出量筒(集气瓶),使气体收集到量筒或集气瓶内,故填写:③④。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