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说法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D | 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 | 蔗糖分子被分解了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A、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运动到鼻孔,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A正确;
B、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B正确;
C、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C正确;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D不正确。故选D。
【题目】章强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二:溶质中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质中有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方案 | 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变色 | 猜想一正确 |
_____ | 猜想二正确 |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溶液至过量 | _____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_____。若要完善此方案,可将酚酞溶液换成_____。
(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
(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