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0河北)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电解水实验是通过验证两极产物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与运用控制变量法无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较多,如: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因此,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时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计的示数即可得知摩擦力的大小,与运用控制变量法无关,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项 | 需要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B |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C | 一氧化碳、氢气、氧气 |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
D | 碳酸钠、硝酸铵、碳酸钙、氢氧化钠 | ___________________ |
【题目】(2018天津节选)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 A+B | A+C | A+D | B+C |
现象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C________。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题目】小明在实验室内比较等质量铁粉和铁片分别和相同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速率时,在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对气体的成分产生了疑问,这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O2; 猜想2:SO2;猜想3:H2; 猜想4:N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1)请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同学们经过分析一致认为猜想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 | ____ | 猜想1 不正确 |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 | 质量不变 | 猜想___ 不正确 |
(5)将产生的气体用带尖嘴的导管导出,点燃且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气体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 |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____,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发热 | 猜想3 正确 |
(拓展提升)小明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pH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进一步解释通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