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16
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 )
A.Au B.Mg C.Cu D.Zn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CO2+H2O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种氧化物。
(2)参加反应的与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
(3)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
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