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可燃冰在通常情况下不稳定,易分解、易燃,在低温和高压下呈固态。1体积可燃冰可储存100至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可燃冰的储量超过煤和石油,是很有前途的待开发能源。
则回答:
(1)甲烷属于_____(选“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甲烷中碳、氢元素之间最简质量比为___,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清洁燃料,当甲烷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有机 16 3:1 75%
【解析】
(1)甲烷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
(2)甲烷中碳、氢元素之间最简质量比=,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3)甲烷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自热米饭”)见下图带有一个发热包,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 等,遇水后产生热量。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
自来米饭营养成分表 | ||
营养成分 | 每份含量 | |
蛋白质 | 29.6g | |
油脂 | 23.5g | |
淀粉 | 103g | |
蔗糖 | 1.2g | |
钠 | 800mg |
(1)“自热米饭”中含“钠”的调味品是_________
(2)表中营养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名称);
(3)取少量淀粉、蔗糖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得到黑色的残渣,此现象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___元素;
(4)“自热”的原理之一是:铁粉、氧气、水共同作用,化合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题目】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实验课上,小张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 现象记录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 样品1: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______ |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 ________________ |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_____7.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学科王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酚酞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