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把碳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 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
B |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 正极收集气体的体积是负极的2倍 | 正极产生的是O2,负极产生的是H2 |
C |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 |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 CO具有还原性 |
D |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 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
A.A B.B C.C D.D
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盐,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工业上可以用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是Li2O、含有Al2O3、SiO2等杂质) 为原料制取高纯的碳酸锂。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收集了碳酸锂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1.54 | 1.33 | 1.17 | 1.01 | 0.85 | 0.72 |
设计了制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
(1)操作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2)热酸浸提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
②Li2O+H2SO4=Li2SO4+H2O。
(3)“洗涤”滤渣C时应该使用热水,其原因是_____。
(4)为了探究热酸浸提的最佳条件,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4小时,测量锂元素浸出率的部分数据如表:
编号 | 矿酸比 | 硫酸浓度(%) | MgSO4用量(g) | 温度(℃) | 锂元素浸出率(%) |
1 | 1:1 | 90 | 0.00 | 100 | 70.34 |
2 | 1:1 | 98 | 0.00 | 100 | 73.89 |
3 | 1:1 | 98 | 0.00 | 150 | 78.24 |
4 | 1:3 | 98 | 0.00 | 200 | 85.53 |
5 | 1:3 | 98 | 1.25 | 250 | 90.26 |
6 | 1:3 | 98 | 2.50 | 250 | 95.88 |
①对比分析编号1和编号2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有同学想在实验6的基础上,从降低成本角度继续研究提高锂元素的浸出率,下面设计合理的是_____。
A 矿酸比1:2,硫酸浓度98%,MgSO4用量0.00,温度150℃
B 矿酸比1:2,硫酸浓度98%,MgSO4用量2.50,温度200℃
C 矿酸比1:2,硫酸浓度98%,MgSO4用量2.50,温度250℃
D 矿酸比1:3,硫酸浓度98%,MgSO4用量2.00,温度250℃
化学小组取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镁片,锌片,铝片、铁片,分别与5%的稀硫酸反应,测得反应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镁>锌>铁>铝。为什么实验结果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完全一致呢?小组同学猜想可能的原因,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说明:实验中所用酸的体积相等且足量)
实验序号 | 操作 | 反应速度 | |
Ⅰ | 取形状和大小均匀相同的镁片、铝片、铁片、锌片,________。放入试管中,分别同时加入 | 5%的稀硫酸 | 镁>锌>铁>铝 |
Ⅱ | 10%的稀硫酸 | 镁>锌>铁>铝 | |
Ⅲ | 5%的稀盐酸 | 镁>铝>锌>铁 | |
Ⅳ | 10%的稀盐酸 | 镁>铝>锌>铁 |
(1)上述实验中横线处的操作是__________。设计实验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_____(填序号),初步判断铝与酸反应的速度在排序中出现变化的原因可能与_____有关,某同学向铝与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等量氯化钠固体,发现反应速度均明显变快,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同学们绘制了本次探究实验中铝与稀盐酸反应的下列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