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有关图像不正确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D.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A、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产物质量,同等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根据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但是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选项A图像描述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选项B图像描述正确;
C、接近饱和氯化钠溶液含有氯化钠这种溶质,开始时溶质质量大于零,不能从零刻度处作为起始点,选项C图像描述不正确;
D、水电解方程式为,相同时间内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2×2:1×32=4:32=1:8,所以任意相同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质量比为1:8,选项D图像描述正确。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探究能够从实际的实验来总结和探究一般规律。请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探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再测定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已知:铜+氧气氧化铜;氧化铜常温下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不能将铜丝换成木炭的原因是________。
(探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
某硏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硏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该小组猜测,是否硫酸的浓度会对实验效果造成影响?他们试图选择出合适浓度的硫酸。
(实验)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分别向五支各盛有等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硫酸,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硫酸浓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气体体积(mL) | 35 | 47 | 55 | 51 | 42 |
请回答: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_________%。
(2)除选用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__________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CaSO4)、水和二氧化碳,试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
(4)提出猜想:请写出另一种你认为可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