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图1,图2,回答相关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氟元素与图2中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A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个,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图3是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①1个A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②D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③该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表示)
【答案】19.00 B 27 4 1:8 10:9
【解析】
(1)根据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B化学性质相似;A的核外电子有13个,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个,则中子数为14,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13=27。
(2)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氨气和氧气,生成物是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①由A分子模拟示意图,1个A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②D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8;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4×(14+16)]:[6×(1×2+16)]=10:9;
答案:
(1)19.00;B;27;
(2)①4;②1:8;③10:9。
【题目】小金同学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一瓶氧气,然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发现燃烧现象不同,于是对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取5根相同的铁丝(直径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状后,分别在氧气体积分数不同集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实验现象 |
第一次 | 90% | 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
第二次 | 80% | 燃烧现象与90%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验成功 |
第三次 | 70% | 燃烧比80%的弱,燃烧时间比80%的短,实验成功 |
第四次 | 60% | 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
第五次 | 50% | 铁丝没有燃烧 |
(1)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2)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
(3)要研究铁丝的粗细对燃烧现象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反思与评价)对氧气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应采取_____收集氧气。
【题目】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
I.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C 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 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II.我们知道“海水制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只试管倒入约5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 | 氯化钠固体溶解 | _________ |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固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Na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请完成上面表格
【题目】某研究小组发现,将一片土豆片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土豆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土豆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不复燃 |
②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 g土豆,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产生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 |
③ | 待②中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洗涤、擦干、称量 | 称得固体质量为0.5 g |
④ | 将③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产生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③证明土豆在反应前后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2)实验④证明土豆在反应前后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土豆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土豆做催化剂时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实验拓展)
(1)该研究小组又做了比较土豆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的实验(如图)。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不计。
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3%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Ⅰ | 10 mL | 鲜土豆片0.5 g | a |
Ⅱ | 10 mL | 二氧化锰0.5 g | b |
①用量筒收集气体的优点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还需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
(2)研究小组继续开展“寻找过氧化氢分解的新催化剂”活动。小明用坩埚钳夹取一光亮的铜丝。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此物质是氧化铜),然后迅速地插入一只装有10 m l 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小组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使得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的因素还可能与_______有关。请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
(3)你能说出本题提到的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还有_______、________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