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答案】B

【解析】

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C、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符合题意;

D、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造成滤液仍然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9分)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法

操作过程

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稀硫酸

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题目】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

(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1

mC):mCuO

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色

C处导管口的现象

1

18

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燃烧

2

19

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燃烧

3

110

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4

111

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

_____

5

112

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6

113

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交流讨论)

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_____

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_____(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

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mC):m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_____(写一个即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