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搅拌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A、A | B、B | C、C | D、D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硬水与软水,盐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区分.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依据物质间的反应及物质间分离的要求分析解答.
D、根据在热水中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而在冷水中不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依据物质间的反应及物质间分离的要求分析解答.
D、根据在热水中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而在冷水中不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的方法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起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故C错误.
D、在热水中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而在冷水中不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可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的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的方法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起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故C错误.
D、在热水中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而在冷水中不能得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可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的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检验、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C、盐酸用于除铁锈 |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B探究铁锈蚀条件 | C探究燃烧条件 | D探究分子运动 |
![]() | ![]() | ![]() | ![]() |
A、A | B、B | C、C | D、D |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空气 | B、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 | 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 D、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
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CO2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C、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 NaOH 溶液是否变质 | D、用过滤的方法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可以用适量石灰水检验并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 B、用燃烧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C、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D、加过量的稀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B、![]() 收集H2 | C、![]() O2验满 | D、![]() 配制20%的Ca(OH)2溶液 |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筒读数 | B、![]() 滴加液体 |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D、![]() 气体验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