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氨水的pH大于7 B. 酸、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慢
【答案】D
【解析】A、氨水属于弱碱,氨水的pH大于7,正确;B、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正确。C、由实验现象可知,石蕊试液变蓝色是因为氨分子的不断运动导致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氯化氢分子的不断运动导致的,正确;D、由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时间内,7滴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3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快,错误。故选D。
【题目】如下图所示,装置 A 集气瓶中盛有氯化氢气体,装置 C、D、E、F、G 中分别盛有 五种不同的溶液,H 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装置 A 中 NaOH 为饱和溶液,B 装置中 的圆底烧瓶内壁预先用酚酞试液浸润,K为开口很小的尖嘴玻璃管。根据下列操作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分液漏斗旋塞 K1,关闭旋塞 K2,稍等片刻,关闭旋塞 K1,打开旋塞 K2,此时在 B 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下表。
实验装置编号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D瓶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F瓶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题目】生石灰(CaO)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这包干燥剂久置后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成分 | CaO | CaO、Ca(OH)2 | Ca(OH)2 | Ca(OH)2 、CaCO3 | CaCO3 |
【实验探究】
⑴取部分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_____________。
⑵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是否含有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并进行如下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______________成立。
【实验结论】
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是与______________有关,认识到实验室保存生石灰氧化钙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了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1)实验所用的氧化铁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的黑色固体成分。
(2)反应后由B装置排到烧杯C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常见铁和铁的氧化物 | Fe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否 | 否 | 能 |
(探究1)玻璃管中剩余的黑色固体成分。
(初步验证)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实验小组的同学一致认为,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O和Fe2O3,理由是______。
(作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a.全部是Fe;b.全部是Fe3O4;c._______。
(设计实验)为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活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 | ______ | 黑色固体全部是Fe3O4 |
(探究2)反应后由B装置排到烧杯C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写出B装置中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2CO3;猜想二:溶质是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将(1)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________ | _____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反思与交流)(1)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
(2)为了避免加热玻璃管时可能发生爆炸,在加热前应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