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E打开C,从长颈漏斗A中加入液体与锥形瓶B中固体接触,即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观察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2)关闭C打开E,则观察到G中的蜡烛燃烧得更旺,说明有氧气生成.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F中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
【实验结论】反应后F中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联系】利用虚线框内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1)关闭E打开C,从长颈漏斗A中加入液体与锥形瓶B中固体接触,即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观察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2)关闭C打开E,则观察到G中的蜡烛燃烧得更旺,说明有氧气生成.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F中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联系】利用虚线框内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H2
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分析:首先仔细研究装置图,明白每个装置的作用,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检验碳酸盐时一般与稀盐酸反应,看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在书写新的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注意配平和条件.对装置进行迁移利用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思考是否适合.
(1)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实验结论]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拓展联系]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装置.
(1)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实验结论]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拓展联系]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装置.
解答:解:(1)二氧化碳气体使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探究】要检验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可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碳酸钠,检验碳酸钠的方法是加入稀盐酸,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生成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联系】虚线框内装置适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因此可以用来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可选择锌和稀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实验探究】步骤:取少量反应后F中固体物质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
现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白色固体;
结论:反应后F中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1分)
【实验结论】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联系】H2;Zn+H2SO4═ZnSO4+H2↑.
【实验探究】要检验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可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碳酸钠,检验碳酸钠的方法是加入稀盐酸,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生成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联系】虚线框内装置适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因此可以用来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可选择锌和稀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实验探究】步骤:取少量反应后F中固体物质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
现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白色固体;
结论:反应后F中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1分)
【实验结论】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联系】H2;Zn+H2SO4═ZnSO4+H2↑.
点评:本题考查了装置图的分析判断,装置能进行多种气体的性质的验证和检验,实用性比较强.明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碳酸根的检验方法是解答本题关健,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话线中的金属铜丝进行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1)如图所示,将铜丝分别放入盛有氯化锌溶液、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细线吊着的长玻璃棒的两端分别绕有40 cm长的铜丝(如右图所示),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左端2分钟后冷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将四段相同长度的铜丝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E | F | G | H | |
实 验 装 置 | ||||
实验现象 | 铜丝不生锈 | 铜 丝 不 生 锈 | 铜丝不生锈 | 铜丝生锈 |
结论:铜生锈是铜与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1)步骤Ⅱ中,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2)步骤Ⅲ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步骤Ⅳ的操作是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4)步骤Ⅴ产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______.
(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 操作 |
Ⅰ | 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 |
Ⅱ | 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 |
Ⅲ |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Ⅳ | … |
Ⅴ | 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 |
… | … |
(2)步骤Ⅲ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步骤Ⅳ的操作是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4)步骤Ⅴ产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______.
(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