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
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C
【解析】
A、二氧化碳的体积应该从0开始增大,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的质量应该从0开始增大,不符合题意;
C、反应开始时由于温度未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杂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随着反应进行,碳酸钙分解,固体质量减小,杂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反应停止,杂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
D、反应前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8%,反应后,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钠(Na) | 镁(Mg) | 铝(Al) | 硅(Si) | 磷(P) | 硫(S) | 氯(Cl) | 氩(Ar) |
A.第三周期的元素从左往右依次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Cl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题目】某钙片的标签如下图,且知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做了如下实验,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钙片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的质量 | |
反应前:烧杯+盐酸 | 22g |
10片钙片 | 8g |
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26.7g |
(1)列式计算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计算每片钙片中钙的实际质量__________。(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3)请通过计算推断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_____(填“虚假”或“真实”)的。
【题目】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间(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液温度(℃)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0.8 | 20.7 |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