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物质完全燃烧后,消耗4.8 g O2 , 生成4.4g CO2和3.6g H2O,则该物质中 ( )
A.只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含有氢和碳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 有氧元素.4.4g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2÷44×100%)=1.2g;3.6g 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16÷18×100%)=3.2g,所以反应后氧元素总质量为3.2g+1.2g=4.4g<氧气的质量4.8 g,说明可燃物中有氧元素。即则该物质中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题目】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沸点 ??? 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题目】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KClO3 | 580℃ |
② | KClO3、MnO2(质量比1:1) | 350℃ |
③ | KClO3、CuO(质量比l:1) | 370℃ |
④ | KClO3、Fe2O3(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反思】
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