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
(2)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是________ ;
(3)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补充一个氢分子 1:2或2:1 水分子
【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在B图中应补充一个氢分子;
(2)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是1:2或2:1 ;(3)化学反应过程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水分子。
【题目】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⑤ |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8 | 1.76 | 2.64 | 3.52 | 3.52 |
(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 g气体;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题目】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 ________ | 该样品为b处溶液。 |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