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t1℃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答案】A

【解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较大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铝丝和铁丝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铝丝表面附着银白色固体

________

铝丝表面附着红色固体

__________

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可以优化,__(选填“甲”、“乙”或“丙”)试管的实验时多余的.

(2)洁洁认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稀硫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稀硫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两种插入顺序,请你补全顺序二:

顺序一:Cu Fe Al;顺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洁洁按顺序一做实验时,发现铁丝放入稀硫酸中片刻后无气泡产生,几分钟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迁移】为了回收金属,同学们将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