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某兴趣小组同学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同学们把两种无色溶液分别贴上A、B标签,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A溶液并测定其pH,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pH变化情况如图.
(1)由此可推断,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的A溶液是
NaOH
溶液(填化学式).
(2)图中x点表示的溶液呈
 性,其溶液中的溶质有
NaCl、NaOH
  (填化学式).
(3)若某同学向A溶液中逐滴加入B溶液时,出现一个异常的现象:冒气泡,写出产生气泡的原因(用两个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生成的碳酸钠遇酸生成气体二氧化碳.
解答:解:
(1)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可以确定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故答案为:NaOH;
(2)X点对应的溶液PH大于7,表明溶液呈碱性,此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氯化钠,故答案为:碱; NaOH,NaCl;
(3)向A溶液中逐滴加入B溶液时冒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其原因在于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生成的碳酸钠遇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以及碳酸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百色)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溶液,理由是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气泡
气泡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立即盖好瓶盖,重新贴上标签
立即盖好瓶盖,重新贴上标签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Cl-、Na+
Cl-、Na+
(填符号);
【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Ca2++CO32-=CaCO3
Ca2++CO32-=CaCO3
(用化学符号表示)
(2006?玄武区一模)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我国大部分地区所降酸雨主要是由居民和工厂燃烧含硫的煤以及某些化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1)如果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
 点燃 
.
 
SO2
S+O2
 点燃 
.
 
SO2

(2)几位同学为了探究木炭中是否含有少量硫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测定.请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坩埚钳
坩埚钳
.他们查阅资料后得知:“二氧化硫能使KMnO4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成无色),反应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 ”.然而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酸,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其化学式:
H2SO4
H2SO4
.反应后生成的MnSO4中Mn元素化合价为
+2
+2

(3)如图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D

A.曲线显示冬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夏天高
B.曲线显示了1994年一天中大约8点左右二氧化硫的含量较高
C.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间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强了燃料的脱硫和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D.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控制污染的方法是禁止使用汽车
(4)在研究酸雨危害的过程中,测定该地区雨水的pH的实验操作
用玻璃棒蘸取雨水,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值
用玻璃棒蘸取雨水,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值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每隔一定时间用较精密的pH计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分钟 0 1 2 3
pH 4.73 4.62 4.56 4.55
由此可知该雨水的酸性越来越
(填“强”或“弱”),最终趋于稳定.
(5)酸雨造成的危害很多.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南京的六朝石刻的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且近20年的腐蚀速度大大超过以往,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酸雨.为了减缓石刻腐蚀,请你提一条建议:
使用清洁能源
使用清洁能源
.    酸雨会使河流、湖泊酸化.下图是某市去年某河流一年中不同时期河水的平均pH变化的折线图.则去年河水酸性最强的季度是第
季度.该季度雨水酸性最强的原因可能是:(答两条)
冬季取暖,需要燃烧大量化石燃料,加大了对河水的污染;冬季降水量减少,河水中酸的浓度增大等
冬季取暖,需要燃烧大量化石燃料,加大了对河水的污染;冬季降水量减少,河水中酸的浓度增大等

酸雨还会使土壤酸化.为了中和酸性土壤,可以使用熟石灰粉末,若该酸雨的成分是硫酸,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想到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2NaOH+SO2═Na2SO3+H2O  用NaOH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求:
①被吸收的SO2的质量
0.64g
0.64g
g.
②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Na-23  S-32  O-16)
③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012?六合区一模)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溶液,理由是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气泡
气泡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为了完全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实验过程中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Cl-、Na+
Cl-、Na+
(填符号).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己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稀盐酸
稀盐酸

(2)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请根据如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
氯化钡
氯化钡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阳离子 OH N03-    C1-   SO42-  C03-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a+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溶 不溶
(3)第(2)步实验操作使用了过滤操作,在过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另两种分别是
烧杯、漏斗
烧杯、漏斗
,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
引流
引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