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征。

物质用途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导电性
            
(2)某矿石中含碳、硅、氧、铁、钙等多种元素,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这些物质互称为碳元素的        
(4)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原因是它们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5)高温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A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四种物质中,可用作燃料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吸附性   (2)O(或氧)  (3)同素异形体
(4)2Mg+CO2 C+2MgO   Mg
(5)CH4    ACD(错漏一个不得分,写化学式不扣分)   1:4

解析试题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的有颜色或有害的物质;(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在该反应中镁夺走了二氧化碳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5)A是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所以它的化学式是CH4;B代表的是水,C代表的是一氧化碳,D代表的氢气,在以上四种物质中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根据化学方程2CH4+O22CO+8H2↑可知,该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1:4。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同素异形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实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

(1)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         ,用         检验D收集满氧气。
(2)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丙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右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水,氧气从         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4)如图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G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