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_____。
(2)写出装置A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欲从装置A中回收二氧化锰,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选填序号)。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5,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着火点 ②③ 吸收CO2中的HCl气体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出现白色沉淀(或浑浊)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故填:分液漏斗;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装置A内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欲从装置A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洗涤、烘干。
故填:2H2O22H2O+O2↑;②③。
(3)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HCl气体,装置内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吸收HCl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
(4)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5,显酸性,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显中性,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故填: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5)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浑浊,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不溶于乙醇。
故填:溶液变浑浊。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固体种类 | NaCl | NaCl | NaNO3 | NaNO3 | NaNO3 | |
固体的质量/g | 30 | 60 | 30 | 60 | 90 |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A.②⑤属于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题目】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相关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A.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B.NaCl和NH4Cl都属于易溶物质
C.20℃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7.2%
D.若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两曲线一定相交,且交点在0℃~2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