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右图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① t3℃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② t3℃时,将等质量的X、Y、Z溶于水,都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2)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X>Y>Z ?;Z>Y>X;Y>X>Z ?
【解析】(1)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3℃时,X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上方,故最大;Z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下方,故最小,因此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X>Y>Z;
②由于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X>Y>Z,即t3℃时,在每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X>Y>Z,故若将等质量的X、Y、Z溶于水,都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Z>Y>X;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且变化较大;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也逐渐增大,但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而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故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X、Y均有溶质析出,故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Z则由于溶解度变大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质、溶剂的质量都没变,故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结合t1℃时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故此温度下,Y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由于t10C时Z为不饱和溶液,故不能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计算,但由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可用其t3℃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代替, 而t30C时Z的溶解度更小,故溶质质量分数更小,所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仪器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显像,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
(3)【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实验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 |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①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 , 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