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活动小组利用数据采集器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ɑ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
B.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C.b点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答案】C
【解析】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a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故选项错误;
B、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故选项错误;
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向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C。
【题目】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是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探究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快慢的因素,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序号 | 温度/℃ | CO流速 (个气泡/秒) | 出现浑浊 的时间 |
① | 25 | 5~8 | 5′17″ |
② | 40 | 5~8 | 3′48″ |
③ | 25 | 10~13 | 5′02″ |
④ | 25 | 2~5 | 5′40″ |
A. 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B. ①②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析出晶体越快
C. ③④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CO2流速越大,析出晶体越快
D. ①③对比可知,二氧化碳的流速是影响析出晶体快慢的主要因素
【题目】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同学们开展了有关金属活动性及相关反应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小丽提供了一份不完整的金属活动顺序表,如下
金属①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镍(Ni)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常用于电镀。小刚为比较镍、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小刚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镍>铁>银
猜想二:________
猜想三:铁>银>镍
(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如下。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设计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实验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镍片上有细小 的气泡生成 |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镍位于H之前 |
实验2 | 将铁片加入到NiSO4溶液中 | 铁片上有松散的固体生成 | 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三):小聪同学将锌和银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所得混合物进行了探究。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聪欲将充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他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取分离后所得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分离所得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