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并且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数学公式,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 (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

解:(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因为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故答案为:氮气.
(2)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过少、点燃红磷后,未迅速插入橡胶塞、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燃烧时产生不溶于水气体的杂质等.故答案为:红磷过少、点燃红磷后,未迅速插入橡胶塞、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燃烧时产生不溶于水气体的杂质等.(任写三点)
(3)由于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气体的体积会膨胀,所以原有装置会在插入燃烧匙的过程中有气体逸出,所以改进装置就克服了这一点.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不用在瓶外点燃红磷,使测量不准确.故答案为:不用在瓶外点燃红磷,不会因插入不迅速而发生瓶内外气体交换,使测量不准确.
分析:本题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用红磷测定的,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红磷要足量;③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④做实验要迅速等.做本实验时,要注意把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消耗掉,而又不能加入新的气体.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不用在瓶外点燃红磷.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选择药品时要注意:空气中的氧气要充分消耗掉,而又不能加入新的气体.因此应该考虑用红磷、白磷、铜丝等,他们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几乎不占空间.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氮化铝(AlN)是新型的电子绝缘基片材料,用于大型和超大型集成电路中.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制取氮化铝并测定所得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的实验.
【实验一】制取氮化铝样品
【查阅资料】在高温下氮气、碳和三氧化二铝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铝粉和一氧化碳,用此方法制得的氮化铝中含少量杂质碳和氧化铝.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设计了实验.精英家教网
甲组:利用空气为原料,除去其它成分来获得氮气,进而和碳、三氧化二铝反应制取氮化铝.
请回答:
(1)如果洗气瓶A、B中的溶液互换位置,则空气中的
 
将不能除去;
(2)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组:利用氨气为原料与氧化铜反应来获得氮气,再和碳、三氧化二铝反应制取氮化铝.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如果ⅰ中玻璃管内固体变成红色,ⅱ明显增重,请写出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
(1)请从环保角度指出甲、乙两组实验设计中相同的不足之处:
 

(2)请比较、评价甲、乙两组实验设计中获得氮气的方法:
 

【实验二】测定所制氮化铝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1)Al2O3+2NaOH=2NaAlO2+H2O; 
(2)AlN+NaOH+H2O=NaAlO2+NH3↑.
(3)氨气易溶于水且易与酸反应.
【实验设计1】甲组:用图Ⅰ装置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浓溶液反应,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精英家教网
【实验反思】该设计中存在两大问题会引起偏差,请根据偏差结果填写引起相应偏差的原因:
【实验设计2】乙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Ⅱ组装仪器,将9.1g氮化铝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在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
②称得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漏斗的总质量为200g
③打开止水夹C,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滴入浓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④打开止水夹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⑤再次称量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漏斗的质量和为203.4g
⑥重复实验④⑤步骤后称得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漏斗的总质量仍为203.4g稀硫酸
 精英家教网
【实验讨论】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2)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作用是
 
;装置中使用漏斗的目的是
 

(3)如果把烧杯中的稀硫酸换成浓硫酸,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或“偏小”).
(4)步骤④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计算所制氮化铝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