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硅、水银、金刚石
B. 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乙醇
C. 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
D. 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化合物按照是否含碳元素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中: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铵根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属于碱,乙醇属于有机物。故选B
【题目】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2)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析出的晶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钾,不一定含氯化钠
B 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 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题目】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某兴趣小组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______(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Ca(OH)2;猜想二:Na2CO3;猜想三:Ca(OH)2和Na2CO3;
大家都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3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正确 |
(交流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三得出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有些同学往实验一中滴加稀盐酸后,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对此深感疑惑,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题目】实验桌上有包白色粉末,是由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铜四种中的两种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大家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氢氧化钠、氯化钠; 猜想Ⅱ:氯化钠、碳酸钠;
猜想Ⅲ: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 |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红色变为无色 | 猜想_____不正确 |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 ①_________; ②液体仍为红色。 | 猜想Ⅲ正确 |
(交流反思)实验步骤2中加入试剂一定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步骤2所加试剂不能选用氢氧化钙溶液,其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